公司買車還是租車划算?買車折舊怎麼算?稅法眉角、租賃與購買優劣全解析
- dayway0505
- 2天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當公司事業版圖擴大,購車已是不可避免的決策。許多老闆都知道「用公司名義買車有節稅好處」,但這條路徑上,除了買車前的優缺點分析,更重要的是買車後的稅務規劃。
今天這篇文章,我們將從稅法的角度,深入解析當公司決定購買企業用客貨車後,必須面對的折舊、稅務陷阱,以及最重要的:「租車」與「買車」的選擇題該怎麼解?

一、什麼是折舊?公司買車折舊計算方式
根據台灣的稅務法規,公司購入的資產(例如車輛)會隨著時間而價值減損,這個過程稱為折舊。折舊費用可以列為公司的費用,從而降低應稅所得。

舉例來說,若公司購入一台價格為100萬的客貨兩用車,其折舊計算如下:
每年可攤提的折舊費用為:($1,000,000 - $100,000) ÷ 5年 = $180,000
也就是說,在接下來的5年裡,每年公司可以合法地將18萬元列為費用,達到節稅效果。
二、購車後若提前出售,恐產生「處分所得」;不論是買賣交易或無償移轉皆須開立發票
多老闆在第2、3年覺得車況還不錯、轉賣價高,就賣了。這是許多公司老闆容易忽略的稅務陷阱!如果您的公司在折舊年限未滿5年就將車輛賣掉,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稅務成本。
假設您的公司在購車後的第2年賣掉當初購入100萬元的車,以80萬元將車輛賣出。這時,稅務機關會進行一項關鍵的計算:
車輛帳面價值:$1,000,000 - ($180,000 × 2年) = $640,000
實際處分所得:$800,000 - $640,000 = $160,000
這個16萬元的處分所得,在稅法上會被視為公司的營業外收入,需要併入當年度的所得來課稅。因此,如果車輛在短期內就賣掉,您的公司可能因為這筆「處分所得」而繳納較高的稅金。
因此,若您打算短期內就換車,直接購買公司車可能不是最划算的選擇。建議:若未打算使用至第5年,請優先考慮租賃方式,避開提前出售課稅陷阱。
另須注意,營業人名下車輛若過戶,即使原先購車時進項稅額無法申報抵扣(購買小客車的情況),不論是買賣交易或無償移轉,仍應依法開立統一發票(需繳納營業稅),若未開立發票,可能面臨罰款與補稅風險。
三、公司用車,買車還是租車 ?
這是每個老闆都該思考的營運策略問題。買車還是租車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劣,取決於您的使用目的與財務規劃。

給您的最佳建議:
企業用客貨車:
若為核心營運工具,且預計長期使用超過5年,購買是較划算的選擇。折舊費用和相關成本的列報,能提供穩定的節稅效益。
若為專案性質或短期需求,則建議選擇租賃,不僅不影響公司現金流,也能避免提早出售的稅務風險。
自用小客車(2.5萬cc以下):
強烈建議以營業租賃的方式進行。稅法對於自用小客車的購車成本設有250萬元上限,超過部分不可列報折舊。然而,若以租賃方式取得,每月租金可全額列為費用,節稅效益往往更高。
如果確定要購車的話,要用個人名義買還是用公司名義買比較好呢?延伸文章,請點選下面按鈕前往閱讀
四、特定產業應用建議與節稅模擬
1. 物流/倉儲產業
車型用途:貨車、客貨兩用車為主。
建議:車輛為主要營運工具,建議購買,並確保行照登記為「客貨兩用」,以便折舊與進項稅抵扣。
模擬節稅效果:每輛車年折舊18萬,5台車一年折舊可列報90萬元,相當於節省所得稅(90萬 × 20%)=18萬元稅負
2. 餐飲/外送連鎖品牌
車型用途:機車、外送用小車,使用頻率高但車價低。
建議:小型載具建議租賃或分期購買,降低資產持有壓力與維修風險。
實務提醒:如採購超過數量時,注意資產列帳與固定資產盤點規範。
3. 製造業/營建公司
車型用途:工程車、貨卡等特用車種。
建議:購車為主,特用車輛不適合租賃且有長期使用需求。
節稅補充:車體改裝或附屬設備(如吊臂)可個別列為資產項目,獨立折舊報帳。
4. 專案接案型工作室(設計師、顧問、仲介)
車型用途:自用轎車居多
建議:不建議用購車方式節稅,因自用小客車成本僅250萬內可列帳,且進項稅無法扣抵。
替代方案:使用「營業租賃」方式租車,每月租金發票可全額報銷,省事又彈性。

五、德維建議總結
德維會計事務所,熟悉各類產業車輛稅務處理。無論您是採購新車、考慮租賃、或想節稅但不確定怎麼操作,我們都能提供專業的諮詢服務,能根據您的公司營運模式與財務狀況,為您量身規劃最適合的購車或租車策略。提供:
購車與租車節稅效益試算
會計帳務與折舊入帳規劃
稅務申報前的風險檢視與處理
如果您對於「公司買車還是租車」還有任何疑問,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!